缙云仙都风景区(2 / 2)

仙都传说 仙都黄龙 4880 字 1个月前

3、毛维瞻题记北宋庆历六年(公元1040年),保存多数模糊,幅大150x150,在鼎湖峰南路后岩壁上。转运使尚书司封员外郎田瑜资忠□□,括苍郡因游□□晚步溪滨周□□庆历丙戌二月十三日邑尉毛维瞻谨题。

4、陈从周题刻(一)1981年,保存模糊,幅大110x340,等级1,步虚山麓。“拔地千仞”辛酉年夏陈从周题。

5、陈从周题刻(二)1981年,保存完好,幅大110x260,等级1,碑刻:“溪桥如带,危峰若壁。”辛酉年夏陈从周题。

芙蓉峡摩崖题记

1、郝敬题字明万历十八年(1590年),保存清晰,字径320厘米,芙蓉峡峭壁上。“铁城”署名“万历庚寅岁八月廿二日,仙都吏郝敬为李小仙山人书。丞杜木式、薄朱廷宠、尉吴守仁刻铭谨识”。

2、樊问德题记明万历二十二年(1594年),保存清晰,幅大210x145,“铁城”下方。“小仙山人,姓李氏名键,□参蜀政,中途疏养,归栖炼小仙山中,倏然有翔五岳志。戊子春,约谷潭逸客,宾旸道人,禹门子结屋玄都之紫芝乌,逃名远矣。末几,诸子应□□□筮化,相继出山,山人屡荐不仕,一时有汉庭招四皓之圃,独留君子咏,吾缙郡令长,迹所居地,奇蓉迭嶂,三峡□关。山人别号铁城盖天作之合。就大书于悬崖。觞余曰:‘维君能记之,勿辞。逸客姓郑氏名汝璧。禹门名逢雷,山人从径宾,名问辩。余仲兄,岁万,历甲午春玉林樊问德书。”

黄龙山摩崖题记

1、尹伯高题记北宋皇佑三年(1051年),保存清晰,幅大66x48,蝙蝠洞下左方洞壁上。皇□辛卯中和节日令尹伯高,监□延之,邑人明□乘兴同游。

2、伯常题记北宋嘉佑年间(1061年),保存清晰,幅大25x60,上记之左,明□伯常与□叟同游。

3、朱履常题记北宋熙宁**(1076年),保存清晰,幅大35x45,蝙蝠洞口,宣城朱履常,普城斐勉之同游。

4、程宏题记北宋绍圣五年(1098年),保存清晰,幅大140x150,蝙蝠洞口。吴郡程宏闳中、吴兴沈畸德侔、缙云胡份之文、绍圣戊寅季夏初二日同游黄龙山绝顶。

初阳山摩崖石刻

1、李阳冰“倪翁洞”题字唐乾元年间(759—761年),保存完好,字大45厘米,幅大50x170,等级1。“倪翁洞”三字,一直行,唐小篆书法家李阳冰于乾元年间(759—761)任缙云县令时所书。属稀世之品,珍贵文物。

2、刘长卿题记北宋宣和五年(1123年),保存完好,字大9-12厘米,幅大40x65,初阳谷洞壁。“开封刘长卿,宣和五年癸卯九月十八日游初阳谷”。直行三行。

3、虞似平题记南宋绍兴廿六年(1156年),保存完好,幅大35x130,等级3,阳谷洞口。“绍兴丙子,钱塘虞似平智甫,自芝田簿移摄令。季秋晦日,邀丞东菜张良弼,梦符簿荆溪庄王介德。将尉建阳陈旦旦明仲游仙都山,虞似昌刚甫,自姑苏来同游。”

4、留元刚题记南宋嘉定**(1216年),保存完好,幅大200x130,等级2,问渔亭东侧君子石上。“嘉定丙子,四月十有二日,留元刚来游仙都,访小蓬莱,漾舟溪曲,**岩扉,倚竹清啸,虚谷响答。恍焉浮湘中,溯武夷之旧。已乃登倪翁洞,扣初阳谷。问舍玉虚。”会饮宿云,浩歌长吟。月午无寐,睇碧之石,想轩黄之驭,质疑祛妄,出有入无。明日竟留,览图索胜,穷足力之所到而去。

5、陈伯奇题记南宋嘉定**(1216年),保存完好,幅大38x100,等级3,阳谷洞口。“嘉定丙子,重阳前一日,邑人田君易,天台陈伯奇,伯□来游。”

6、赵立夫题记南宋绍定四年(1231年),保存完好,幅大80x90,等级3,阳谷洞口。“乐清赵立夫奉祠东归,访仙都,登初阳谷,舟小蓬莱下,憩流盘礴回视二十年,缚缨王朝,抗尘京兆。得此闲适,岂不顿快,明绍定辛卯立夏后二日也。子时诂侍行,友人宋正礼同游。”

7、陈绍若题记(一)南宋咸淳五年(126**),保存完好,幅大60x100,等级3,阳谷洞口。“嘉定九,严君偕季父访亲戚田君同游于此。记岁月于崖壁,间越二十七年,绍若始生。又二十七年,绍若叨宰斯邑,访而得之,虽风雨剥蚀之余,笔墨俨然如新,非有物似以呵护之耶。命工刊之。旦夕迎侍严君来观,云胡不喜,咸淳五年七月既望,男宣教郎知处州缙云县主管劝农公事绍若谨书。”

8、陈绍若题记(二)南宋咸淳年间(126**),保存部分模糊,幅大100x75,等级3,阳谷洞口。“□□□□重阳日,天台陈绍若□□舜龙继可□□□□,遇表史田□途,同访仙都。是日也□气澄清,水天一色。览山水胜概。俗怀为之洒然。晚泊玉虚。次日游小蓬莱,泛舟而归。道士翁□□□与焉。”

9、胡鲸题诗两首明嘉靖十七年(1583年),保存部分模糊,幅大160x105,等级2,读书洞洞口。“伟哉初阳谷,千载留声名,景色入画图,岩石多峥嵘,下有小龙鼻,甘泉长满盈,我来兹一游,尘襟豁平生”。署赐进士第吏部稽勋主事汝南美溪胡鲸鱼。

伯题“瞳瞳大明出,此谷先受光,壁上锦绣开,岩前金紫张,玄□披景照,草木生辉煌,想仉翁□,固非徒休粮。”“仉翁得道,亦由在□□□初日之精华,不独辟谷而已。”“嘉靖戊戍春二月下浣汝南胡鲸书。”

缙云知县帮彦附记:“美溪公本署缙治,旋陡天官,道于缙,游仙都,过阳谷,诗成,出示门下生□□等于观澜别亭下,□勒于土耳事,宣平教谕□民□,缙云知县钱邦彦抵□□披阅,因镌诸石,以垂永久,时嘉靖戊戍季秋日也。”

10、濑仙访斗山题诗明嘉靖末年,保存完好,幅大50x105,等级2,初阳山南。“水洞云气深,仙翁坐谈奕,相寻路忽迷,渔引花间入。”

11、濑仙再访诗明嘉靖末年,保存完好,幅大50x80,等级2,初阳山南。“寻真来曲水,拂石试残杯,鸟向山花语,渔歌晚掉回。”署“二日再访”。

12、樊献科题记明嘉靖十二年(1563年),保存完好,幅大80x55,阳谷洞内东壁。“明樊献科卜筑仙都同憩此洞,我将老焉。嘉靖四十二年正月记。”

13、黄中“曲泉”题字约明代,保存完好,幅大100x50,初阳山南麓曲泉旁。“斗山名曲泉”。

14、刘正亨题字明万历十年(1582年),保存完好,幅大140x50,初阳山入口半壁池上。“半壁池。大明万历十年新淦刘正亨书”。

15、龚勉题字明万历十七年(15**年),保存完好,幅大330x150,半壁池上。“枕流漱石”“锡山龚勉万历已丑春,偕同年郑昆岩来游题此。”

16、上海李伯春题字明万历十八年(1590年),保存完好,幅大160x140,初阳山下“君子石”上。“山亦萍踪。明万历庚寅岁,上海李伯春题。”

17、许国忠等题记明万历廿二年(1594年),保存完好,幅大140x70,阳谷洞顶。“万历甲午秋望宣城许国忠,似韩同游题石。”

18、樊问德题字明万历三十二年(1604年),保存完好,幅大260x500,等级2,初阳山高崖上。“旭山”,“李中丞公名钅志,少游初阳谷,爱此朝爽,因自号旭山。公历宦芳洁,抗疏折貂王当,奉身而退,海内方之。善感朝阳。其出处光明,无愧斯号,盖山灵所籍胜云。群玉主人樊子问德,镌石讠志之,万历甲辰仲春望日。”

19、汪瑶若题记清康熙三年(公元16**年),保存字迹清晰,幅大50x75,在初阳谷洞外米筛洞上。甲辰初秋,皖江汪瑶若重游此有诗。

20、李业修题字清咸丰一年(公元1857年),保存字迹清晰,幅大70x105,在初阳山南麓靠西岩上方。咸丰元年闰月“仙都第戈洞”。缙云县令广州李业修题,丽水许一均书。

21、李业修题字清咸丰元年八月(公元1851年),保存字迹清晰,幅大60x80,在响岩洞口上方。咸丰元年闰八月“响岩”权缙云县事顺德李业修。

22、陈骏业题字**三年(公元1914年),保存字迹清晰,幅大410x120,在初阳谷东北悬崖上。“天然泉石”。

23、邹可权题字**四年(公元1915年),保存字迹清晰,幅大100x145,在半壁池上方。“漱石枕流”。

24、何叙题诗**十七年二月九日(公元1928年),保存清晰,幅大150x95,在旭山摩崖下方。五色潭云里,苍松簇翠鬟,水碓声得得,溪路响潺潺,丹鼎依稀在,龙髯不可攀,言寻倪翁洞,我欲住名山。

25、何宏基题字**三十年孟发(公元1941年),保存清晰,幅大200x60,在初阳山下独角亭口。朝华焕采。(县长何宏基题)

26、曾养甫题字**廿三年(公元1943年)保存清晰,幅大290x160,在初阳山东荷花池边。“仙都”。

27、李伯春题明万历八年(1590年),保存清晰,幅大75x65,在问渔亭下青莲石上。“青莲石”署李伯春题。

28、凭虚阁题字年代待查,保存清晰,幅大26x52,在初阳谷洞口顶上。“凭虚阁”。

29、迥澜桥题字年代待考,保存清晰,幅大25x35,在半壁池石壁。“迥澜桥”。

30、君子石题字**三十二年(1933年),保存完好,幅大120x70,在君子石上。“君子石”。

31、初阳谷题字约唐,保存完好,幅大84x130,等级1,在初阳谷洞壁正中。“初阳谷”。

32、沙孟海题字1981年,保存完好,幅大400x300,等级1,东蒙岩上。“仙都”沙孟海题。

仙水洞摩崖题记

1、苏舜元题记北宋皇佑二年(1050年),保存清晰,幅大46x56,等级1,洞左壁下方。“苏舜元才翁,看月于是,皇佑庚寅仲夏望”。

2、赵扩题记北宋元丰三年(1080年),保存清晰,幅大30x52,等级1,洞正中偏左下方。“大资政少保致仕,三衢赵扌卞阅道游男山兀侍,毛维章预,元丰庚申仲冬十三日。”

3、沈括题记北宋熙宁六年(1073年),保存模糊,幅大100x160,等级1,水仙洞下路边。沈括奉使过此,黄颜李之仪□□。

4、赵性夫题记南宋淳佑六年(1246年),保存清晰,幅大100x160,等级3,洞口右壁。“**峰,旧传上有鼎湖,黄帝飞升所也。淳佑丙午清明前三日,鸟石赵性夫因行部经从。偕云川雇岩、天台罗,四明汪元春同登斯洞,泓泉如玉,论茗酌之,香味俱永,神骨顿清,形虽留而足将举,凭虚西望,云师雨伯,芍如约焉,我辈当乘之而去,必不作坠髯人也,姑发一哂云。”

5、仙水岩题记待考,保存清晰,幅大54x24,洞正中偏上。“仙水岩”。

6、王廷老题字北宋熙宁八年(1075年),保存清晰,洞左壁上方。“王廷老、张靓同游”(重叠在孙沔题名之上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