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84章:枭雄顿莫贺(1 / 2)

奋斗在盛唐 牛凳 1426 字 14天前

当初崔耕和法进等人从扶桑回国,也不是将人员全部退回的,还留了部分眼线在那里。

这封信就是那部分留守人员写的,详细介绍了扶桑现在的情况。

其一,长屋王余孽作乱,火烧平城京,扶桑天皇被迫迁都。

其二,扶桑天皇为取得佛祖保佑,加快修建大佛的速度。为了修建大佛,扶桑朝廷不断加税,百姓苦不堪言。现在的扶桑,农民起义此起彼伏,愈演愈烈。

这两个消息当然都是好事儿,但是……这好事儿也太好了。

本来按照崔耕的计划,是马上调兵遣将,与扶桑朝廷的军队大战一场的。

但现在看来,完全不必着急。

没想到圣武天皇吃了这么一个大亏之后,不是加强全国军备,而是在迷信的道路上越行越远,劳民伤财,逼得扶桑百姓不断反抗。

长此以往,扶桑国内各阶层的矛盾越来越大,甚至会很可能会引发历史记载中的“橘奈良麻吕之乱”。

既然如此,崔耕又何必着急把火地领军出征呢?等再拖个一两年,等扶桑的国力进一步削弱不好吗?

现在出征扶桑,反而有促成扶桑各阶层消弭矛盾,一致对外的可能。

但现在问题来了,崔耕之前已经答应了李晟,借十万精锐给大唐朝廷,一战灭回纥,只是这时间得在自己征伐扶桑之后。

那现在不用征伐扶桑了,是否要实现诺言呢?崔耕当然不愿意。

怕什么来什么。

正在这时,帘栊一挑,杨思勖走进了书房,道:“那李晟又来了,不知您见是不见?”

李晟是真有韧性,尽管崔耕明确表示,自己在征服扶桑之前,不可能借给朝廷兵马。但他在灰心气馁几天后,就重整旗鼓,每日来越王府报道,劝越王回心转意了。

当然,这次他受了教训,不敢再拿崔耕的诺言说事儿了。只是表示,如今正是消灭回纥的大好机会,越王不肯出兵的话,朝廷也不敢全心全意的对付回纥,很可能功亏一篑。还请越王看在大唐百姓的份儿上,务必答应这个要求。

至于崔耕推说,自己出兵扶桑,照样给朝廷造不成威胁?

李晟也有说词:越王的大军出海之后,谁知道主力在哪儿?不放在眼皮底下,朝廷依旧不能放心。

就这样,李晟尽管没什么新颖的角度,但每日都要觐见崔耕,把这番陈词滥调说上一遍,盼着崔耕能回心转意。

要是一般人,崔耕早就避而不见了。不过,李晟毕竟是历史记载中的名将,崔耕尽管对他有些看法,还是想到人才难得,不愿意与其撕破脸,只是一直不肯答应他的要求而已。

往日李晟前来拜见,崔耕没什么压力,婉言拒绝。

但是今天,三个月之期就要到了,崔耕若不起兵征扶桑,又该如何面对李晟呢?

他想了一下,还是决定见招拆招,道:“把他领进来吧。”

“是。”

功夫不大,在杨思勖的引领下,李晟走了进来。

“参见越王千岁千岁,千千岁!”

“李将军免礼,赐坐。”

“谢越王。”

杨思勖搬来一个矮凳,让李晟坐下。

崔耕轻咳一声,道:“‘李将军这次来见本王,可是又要讲那些大道理么?你自己不嫌麻烦,本王的耳朵里却都要起茧子哩。”

杨思勖也插话道:“老奴也都听了几十遍了。诶,我说李将军,您能不能换点新鲜的啊?也就是越王脾气好,换成别人……就比如当今的李隆基吧,恐怕早就不见你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