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(44)(2 / 2)

易南淮将藏书楼内部看了一周,发现里面的所有典籍都放置得很规律,四周的书架上,下面部分放的是一卷一卷的玉简,上面部分放的是一册一册的纸质书籍,而中间的那六座书架放的则是一块一块的玉简。

整个藏书楼内部充斥着一种井井有条的沉重感,仰着脖子才能看到顶的数量巨大的藏书,让人不由地望而却步,平白生出一种不敢擅动的敬畏,敬畏这些一卷一卷,一册一册背后的在历史中留下或深或浅,或浓或重痕迹的人与事。

在这样的地方,易南淮是一点也不敢掉以轻心,他先仔仔细细查探了那些书架上的符纹,搞清楚它们的用途,了解有没有会给自身带来麻烦的符纹,好在,这些符纹都是为了保护这些典籍所刻,用途只是简单的清洁以及防腐防潮防虫,倒是没有针对人的。

毕竟王家前几代家主,建造和丰富这七栋藏书楼的人也想不到,有人能没得到允许就通过层层守卫,潜入到藏书楼内部来。

松了一口气,易南淮转身对等待他的王益麟说,端瑞道友,我们开始吧。

******

将神识从一枚玉简中抽出,然后把玉简放回去,任其在原本的位置悬浮,因符纹的作用散发幽冷但十分纯粹的清光。易南淮用手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,运转身法慢慢落在了地上,他想,有些东西他大致搞清楚了。

现在是他们进入藏书楼的第八天,易南淮身处第七栋也就是最后一栋藏书楼内,而王益麟还在第五栋藏书楼。

因为他的神魂强度差易南淮很多,不可能跟得上易南淮的阅读速度。

一切都明朗了,历史的迷雾被拨开,但易南淮却没有很惊讶的情绪,反而有种原来如此的了然,毕竟在来泉山学宫之前他就有了猜测,而现在,这七栋藏书楼中典藏的汗牛充栋,有用或没用的藏书证实了历史和他的猜测并无太大出入。

他现在终于知道那位黑衣仙长的身份了,他的的确确是一位魔修,名叫仲梵,傲天仙长的至交好友,曾经的魔修势力中第一门派弥南宗的仲字辈弟子,早在十几万年前就已经得道飞升。

这很奇怪不是吗?按照现在藏元界固有的看法,魔修阴险狡诈又上不了台面,难成大器,不可与群,什么时候有了所谓宗门,还有什么第一门派的概念?魔道就是歧途,怎么可能能修炼到飞升成仙?

易南淮只能说,这所有种种,不过是人为捏造的谬论罢了。

那真相到底是怎么回事呢?

亘古之前,藏元界修真格局初步奠定,因为对大道的不同理解,人类修士分化成了两个派系,就是道修和魔修。在求仙一途中,道修求稳,生命至上;而魔修追求效率,从不避讳危险与剑走偏锋。

道修注重过程,魔修唯结果论。

这体现在道、道法、技法上就是,道修对道的理解更为中规中矩,道心更稳,而魔修对道的理解更为极端,道心也更容易动摇。

道修修炼的道法多走的是稳扎稳打的路线,结果是修为提升慢,灵力浑厚却不够锋利,魔修修炼的道法使他们修为进阶更快,灵力威力更大,但也很容易出现灵力暴动的现象。

道修习惯的技法杀伤力没有魔修的技法高,但却更好掌控;魔修青睐的技法威力强大归强大,但却很容易失控。

并且,道、道法、技法,本就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体,道修魔修在修炼道法技法的过程中也会影响他们的道心,这就是为什么魔修道心受扰的几率比道修高。

当然,这些也都是相对而言,因人而异的。

道修也有性格激烈,对道的理解比较尖锐,施展的技法也比较暴力的,譬如,现今钧阳剑宗掌门门下大弟子,玉面修罗辉历。魔修也有性格温和,对道的理解比较保守,施展的技法也不那么强势。

反正作为魔修,易南淮凭借着非凡的掌控力,就没出现失控这样不优雅,不体面的状况。

不过不可否认的是,魔修走错路的几率的确比道修要高,搞事情的比例也比道修高,因为他们的修为进阶太快,而道心却是需要时间和经历才能磨炼出来的东西,过强的实力却没有相匹配的心性,容易出问题也是正常的。

曾经,在藏元界流传着一个说法,那就是,道修天骄为天才,魔修天骄多鬼才。足可见道修魔修之间的差别。

但不管怎么说,道修与魔修的差别就是风格不同而已。没有什么天生的道修为善,魔修修为恶。

不同的风格是自打世界存在就存在的东西。就像为什么会有魔体?如果魔修为恶,天道为什么要创造像是为魔修量身打造的魔体?不过是天道给予修士的馈赠原本就有不同的风格。

魔修和道修的区分本就是后天才演化出来的,就像魔体原本也是灵体一样。

没有谁能强求所有人都要走一样的路,有些人喜欢平坦大道,有些人喜欢崎岖陡峻,但只要是路,就能通向目的地。魔修不过是走了另一种不同原本道修的修炼风格而已。

那么,要探寻现如今这种道修魔修之间畸形不符合历史的关系为何会出现,就要从十万年前的那场大灾说起了。

在傲天仙长那个时代,道修魔修还是平起平坐,两分天下的。道修魔修之间虽然对彼此有偏见,但也不得不承认彼此的长处,谁也奈何不了谁。

然而,魔修的第一门派,也就是仲梵仙长的那个门派,在十万年前横空出世了一位绝世鬼才,他是藏元界万年难遇的修士,天资出众到令与他同时代的修士感到绝望,并且,他野心勃勃。

一个实力强大,拥有绝对领袖能力的魔修,还拥有疯狂的野心,可想而知,他会掀起怎样的惊涛骇浪。

这人带来的恐惧太过根深蒂固,一直到现在,所有人都在避讳他的名讳,所有的藏书中都缺失他的清晰人生事迹记载,就好像知道了这些会引来不可估量的灾难一样。

姑且叫他魔头吧,易南淮上辈子也被叫过魔头,古往今来的路数总是不会差太多。

十万年前,此魔头收服了整个魔修势力,成了魔道之主,并利用魔修的性格缺陷宣扬魔道至高论,他和他的信徒看不上半壁江山,想要君临天下。

但是,魔修道修本就势均力敌,根本没有谁比谁更强,道修怎么可能束手待毙,他怎么可能做到让魔修一家独大,不可避免的,此魔修走上了歪路。

之前曾说过,魔修多鬼才,此魔修更是鬼才中的鬼才,他创造了魔物,用他的信徒为实验品,然后掀起了魔道之间的大战,这就是所谓的十万年大灾。

这场大灾持续时间太长了,长到太多的人死去,连那魔道之主都不太记得发起战争的初衷,只知道魔与道之间,不可调和,你死我活。仿佛他们生来就是这样的。

结果自然是魔修败了,毋庸置疑的。然而他留下来的后遗症却成了整个藏元界难以抹除的伤疤。魔修全军覆没,几乎全部变成了毫无理智的魔物,现在还在威胁着藏元界的安全。道修元气大伤,传承断代,同时,剩下来的道修被吓破了胆,从此将魔修与恐怖对等。

易南淮终于知道今天这个局面是怎么形成的了。

从那场大灾中存活下来的第一代道修决定抹杀魔修,而抹杀的方法不过就是销毁所有相关的典籍记载,尽可能的杀死魔修和身负魔体的人,阻止魔修再产生新生力量,伪造证据抹黑整个魔修以及其传承,将魔修推到天下的对立面,倾整个藏元界修士之力,遏制魔修发展

目的在于从根本上防止魔头再生,悲剧重演。同时,这场大灾也在道修心中刻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,并一代一代传了下来,到如今,魔修已经被踩入尘土,道修却依然克服不了对魔修深入灵魂的恐惧与颤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