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30章 金蝉脱壳 下(1 / 2)

宁远侯楚华谨的话,让在场的官员都有些神色异样,纷纷出言表示赞赏。

只有首辅裴书仁束着手,双眼微闭,沉默不语。

内侍将宁远侯的奏折呈了上来,宏宣帝一看这个数目,感慨道:“楚爱卿,这是倾了举家之力吧?”毕竟宁远侯卖祖产的事儿,京城里传得沸沸扬扬,连宏宣帝都略知一二。

楚华谨恭恭敬敬地答道:“臣不敢欺瞒陛下。臣已经给几个孩儿留下了嫁娶的银子的,剩下的,就全在这里了。”

一时夸赞之声更盛。

宏宣帝微微含笑点头,道:“楚爱卿能胸怀天下,为朝廷分忧,朕心甚慰。”说着,将楚华谨的奏折推给了首辅裴书仁:“裴爱卿,这里是宁远侯的一片心意。你拿去,和文渊阁的阁臣们好好议一议,列个条程出来。——若是快的话,过几天就可以启程往西南送粮了。”

首辅裴书仁双手接过宁远侯楚华谨的奏折看了看,笑着点头道:“宁远侯府果然豪富,虽然不够全部开销,但是十之二三,还是有的。”

宏宣帝在上首听了,知道裴书仁这样说,是为了不让人觉得朝廷缺银子缺的太多。——其实楚华谨呈上来的那笔银子,至少可够一半的开销,也差不多是朝廷拿不出来的那一部分。

楚华谨看了裴书仁一眼,点点头,没有再说话。

旁边却有官员出列,对宏宣帝道:“陛下,宁远侯为国分忧,乃是百官表率,恳请陛下表彰。”

楚华谨忙道:“臣不敢居功!——陛下不用赏赐臣。”一力推辞,倒弄得宏宣帝不表彰赏赐都不行了。

宏宣帝看了一眼那为宁远侯打边鼓的人,记下了他的名字,却对楚华谨满面笑容地道:“楚爱卿不必推辞。——楚爱卿一心为国,当然要重赏。不知宁远侯想要什么赏赐?”

楚华谨只是低着头,一力推脱,不肯开口。

首辅裴书仁便笑着对宏宣帝道:“陛下,现下运粮的押运官人选未定,不知陛下打算派谁去押运赈灾的粮食?”

之前一直在议送粮的银子,现在银子都到位了,就要准备押运官的人选了。

宏宣帝心里一动,知道裴书仁是话里有话。

押运赈灾的粮食这种事,做得好了,是名利双收的好事。若是做不好,却是会掉脑袋,抄家灭族的大祸害。

朝堂上的官员都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有些想举荐的,都有些开不了口。

一旁有人悄声道:“宁远侯为这件事倾了家,不如派宁远侯去做押运官?”

此言一出,倒是得到很多人的附和。

宏宣帝也笑着问楚华谨:“楚爱卿,你意下如何?”

楚华谨得了裴舒芬的嘱咐,忙笑着道:“为陛下分忧,本是责无旁贷。不过做押运官这回事,臣倒不敢越俎代庖。臣举荐一人,定能当此重任,臣只要做他的随扈,鞍前马后,以保此次赈灾平安无事,臣就心满意足了。”

楚华谨没有就坡上驴,让宏宣帝很有些意外。

首辅裴书仁也看了楚华谨一眼。

楚华谨满面含笑,一脸诚恳,看在宏宣帝眼里,居然觉得有几分老宁远侯当年的样子,不由在上首的宝座上挪了挪,笑着问楚华谨:“楚爱卿嘱意何人?不如说说看?”

楚华谨忙出列,拱手大声道:“臣举荐太子殿下做此次赈灾的押运官!”

朝廷上一时一片静谧。

所有在场的官员,都忍不住看了一眼一脸沉肃的宁远侯楚华谨,然后瞥了一眼站在宏宣帝下首,轻袍缓带,跟着听政的太子殿下,又看了看坐在上首,一动不动的皇帝陛下。

首辅裴书仁也回头看了楚华谨一眼。——难道真是士别三日,当寡目相看?

这样在大庭广众之下,先大笔献银,然后再推辞赏赐,最后推脱不了了,就举荐太子,自己只愿意打偏锋,做太子随扈而已。

这样的要求,在这样的场合提出来,若是不知道宁远侯府私底下的那些勾当,完完全全是正大光明,看不出一点私心,且全了朝廷和圣上的脸面,更让圣上不答应都不行。若是不答应,就是圣上小肚鸡肠,没有为君的容人之量。

宁远侯身后的能人看来还是颇有手段的。

能想出这个主意的人,倒是有些小聪明。这样的手笔,跟自己的嫡亲妹子裴舒凡倒有异曲同工之妙。只可惜他们算错了一点,就是宏宣帝对他们私下里打什么主意,已经早有警惕,且已经定了后手之计,等着宁远侯自投罗网呢……

若是宏宣帝没有后手,肯定此时要被宁远侯气得憋出内伤来。

不过看宏宣帝的样子,似乎也被气得不轻。

他刚刚才立了太子,却被宁远侯撺掇着要让太子亲自去做押运官押粮赈灾。

这种事,怎么能让太子去做?!

太子是一国的储君。就算大皇子此时还不是一国储君,以宏宣帝对他的看重,也不会让他去西南那样凶险的地方。

作为皇帝,如果真的看重一个皇子,想栽培他,将来委以重任的话,无论怎样磨炼他,都不会将他派到最危险、最遥远的地方去。反过来说,如果皇帝将这个皇子派到最危险,最遥远的地方,就是没有打算过要对他委以重任。

一句话,天高皇帝远的地方,什么事都是可能发生的。皇帝精心挑选出来的储君,怎么会去主动涉险?!

可是宁远侯楚华谨却偏偏提出要让太子去做押运官。

若是他挑二皇子,抑或三皇子,宏宣帝都会毫不犹豫地点头应允,楚华谨却偏偏提了太子,而且他的理由,还无懈可击。

如果不答应,太子不免要被人看轻。

若是答应,谁知道去了西南,会发生什么事?

宏宣帝又不是不知道,老宁远侯对西南有多大的影响力。

太子站在宏宣帝龙案下首的第一级台阶之上,也在集中精神考虑这个问题。

宁远侯楚华谨确实是给他出了个难题,如果可以,太子也不想去西南涉险。

此去西南赈灾,其实是凶险重重,内忧、外患,都是虎视耽耽。

如果做的好,确实可以留个好名声,可是他已经是太子了,用不着再去争好名声给自己增加筹码。

如果做得不好,他甚至有可能葬身西南。

想到这里,太子的双手紧了紧,便松开拳头,对宏宣帝拱手道:“父皇,儿臣愿往。”

箭在弦上,不得不发。太子若是显出半丝退却的念头,不仅会被百官看轻,就连宏宣帝,估计都会再考虑考虑……

皇帝不想让你去是一回事,你自己不想去,就是另一回事了。

太子立在台阶之上,脊背挺得直直的。

宏宣帝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,心情也十分复杂。

太子表明态度,自然比他临场退缩要好。

首辅裴书仁便赶紧出列道:“太子乃国之储君,不可亲涉险地。臣举荐二皇子做押运官,由宁远侯陪同,去西南赈灾。”

二皇子和三皇子并没有跟着宏宣帝上朝听政,此时不在此地。

听了首辅裴书仁的话,宁远侯楚华谨忙道:“就因为太子乃一国储君,才能真正代表陛下,去西南赈灾,让我西南百姓,仰沐天恩,感佩陛下!”明着说,只有太子去赈灾,才能让西南百姓领皇帝的情。

太子也跟着道:“求父皇恩准,让儿臣协同宁远侯一同前往西南赈灾!”对着宏宣帝,做了个两个人才懂的眼色。

宏宣帝心里一动,沉吟良久,脸色很是不虞地道:“此事事关重大,交由文渊阁详议,列出条程,明日下旨,后日启程。——退朝!”说着,宏宣帝起身,走下了宝座,往后宫里去了。

内侍赶紧高呼一声:“陛下摆驾回宫!文武百官退朝!”

宁远侯楚华谨看着宏宣帝匆匆忙忙的背影,微微一笑。

裴舒芬说这个计策,还是从别人那里学来的。先让他当众献银,堵了宏宣帝嘴,再安排一个敲边鼓的人要赏赐。等宏宣帝骑虎难下,不得不赏的时候,便要求让太子做押运官,自己随行而已。

这样一来,一到西南,就到了自己的地盘,太子便是自己手上的王牌,自己想怎么玩,就怎么玩。二来,到时候可以扰乱宏宣帝的视线,托太子的名义而反,比用宁远侯的名义要好的多。

如果宏宣帝执意不肯,或者太子也不愿意离开京城去西南,自己就可以转而提出让二皇子去做押运官。今儿进展得无比顺利,甚至不用自己提出来,裴书仁自己就上钩了。然后自己故意不同意,非逼着太子要去,果然激得太子站不住了,主动求得了宏宣帝的许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