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面作战对于大汉而言,也是一种负担。
大汉还不能狂妄。
刘辩召集了心腹,商讨此事。
庞统、徐庶、荀攸、郭嘉、贾诩等人纷纷到场。
以这样的谋士阵容,毫不夸张地说,足以谋一国。
“公达,你叔父在徐州可还安稳?”刘辩突然和荀攸唠嗑起来。
说起荀彧,刘辩对他的期望是非常高的,否则也不会任命他为徐州刺史。
徐州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,是南北的交通枢纽。
此次大运河的修建,徐州也承包了一段。
“多谢陛下关心。”荀攸表达了谢意,随后提了一下家族中事,荀彧很久没有回来了。
对于徐州的事务,绝口不提。
荀攸已经位列光禄勋,九卿之一。荀彧也不差,二人一内一外,相辅相成。
要是荀攸表现出过于关心徐州事务的姿态,反而不美。
难不成荀家打算以徐州为基地造反吗?
荀攸的重心,一直都是洛阳,从未离开过。
荀彧每次上书,也都绝口不提荀攸。
这叔侄二人,自我避嫌起来。
刘辩也知道他们的小心翼翼,更加地欣赏。
荀彧接受的也是传统的儒家教育,对朝廷忠心耿耿。
刘辩从来没有怀疑过他的忠诚,至于荀攸,此人精于变通,有点投机取巧的意思。
在朝廷强盛的时候,荀攸比任何人都会忠诚。
当然,以荀家的条件,想要谋反几乎是不可能的。
首先兵权这一点就不过关。
这也是刘辩越来越喜欢纯粹文官的原因。
张昭、张纮的任命,就是最好的证明。
像是凉州、幽州这些边境,需要具有侵略性的统帅。
袁绍和曹操最为合适。
至于内地,刘辩更注重发展。
“关于凉州刺史袁绍的提议,诸位怎么看?”
寒暄过后,刘辩没有拐弯抹角,直接说明了问题。
“陛下,这是拿下西域的良机。”贾诩非常赞同袁绍的观点。
“文和说说看,此刻到底值不值得出手。”刘辩沉吟道。
“陛下,朝廷在西域的布置,已经好几年了,万事俱备,只要陛下一声令下,袁刺史一定会为您拿下西域。”
作为最熟悉凉州的九卿,贾诩说的话非常具有参考性。
刘辩将袁绍安排为凉州刺史,渐渐地,贾诩和袁绍就走得比较近。
毕竟贾诩就是凉州出身,一来二去,也就熟络了。
刘辩对此心知肚明,可是他没有阻止。
大臣之间的交流,以及各种小党派,这是阻止不了的事情。
人是群居生物,朝臣抱团取暖,是公开的秘密。
“陛下,如今朝廷并没有攻打西域的理由,若是贸然出兵,恐怕不能令人信服。”荀攸表示了反对。
他是曹操在朝廷的盟友之一。
“这件事简单,大汉的商队在西域经常被劫掠,只要将事情闹大,还怕没有借口吗?”贾诩坦然道。
所幸这里的大人物,都是刘辩的亲信,否则这样的话传出去,肯定会引起轩然大波。
这也太不要脸了。
不过自古以来,都是弱肉强食。
贾诩说出这样的话,也是有理有据。
想要找借口,这还不简单?
“现今国库空虚,恐怕不是出兵的最佳时期。”徐庶插话道。